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5日訊(通訊員 楊歡 記者 黃京)沒空清理鞋子?鞋柜充滿異味?沒關系,“智能一體化鞋柜”還你一個衛生整潔的鞋柜;老人睡覺翻身困難、總是起夜怎么辦?“多功能自主助老床”能夠為老人們提供舒適安穩的睡眠。近日,“中鐵工業杯”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在西南交通大學舉行,全國120所高校的優秀學子在決賽現場“秀”出了他們的創新力。湖南工程學院在大賽中表現不俗: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該校王高升老師還獲得了優秀指導教師。

作為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能力的最高水平的賽事,此次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678所高校的4719項作品參賽,進入決賽的全國120余所高校的181項作品、2000余位師生經過現場演示、答辯等環節的激烈角逐,評審委員會從作品選題的新穎性、創新性、實用意義,作品設計的合理性、圖紙質量,作品的制作及功能實現等方面進行了綜合評價,共評出一等獎143項(獲獎率約3%),二等獎238項(獲獎率約5%)。
比賽現場,湖南工程學院參賽選手全面介紹了作品的設計原理,并動手演示作品多樣化的實用功能,獲得評委一致好評。該校獲得全國一等獎的參賽隊伍由陳贊宇、寧芝靈、楊沛璨、鄧曉翔、湯欣欣5名同學組成,參賽作品為《智能一體化鞋柜》;獲得二等獎的參賽隊伍由柳董杰、葛可涵、陳敏、盧磊、毛紫瑞5名同學組成,參賽作品為《多功能自動助老床》。

“對于‘助老機械’重點設計應該要側重于當老人獨自在家活動時,輔助其從床上坐立、上下床、如廁、洗浴、防止跌倒等方面;對于‘智能家居機械’的重點是使用智能技術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不便入手,來進行改善……”疫情期間,老師們在線上與同學們溝通設計方案。在王高升、唐謙、劉勝、白泉等老師的指導下,選手們認真落實線上備賽,依托“云”平臺助力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隔著屏幕,師生們通過一次次的視頻會議、網上查找資料,終于敲定了方案。
“我們分成兩組,分別做‘智能一體化鞋柜’和‘多功能自主助老床’,先畫好設計圖紙,等返校后,再具體實施。”王高升給大家布置了任務。8月盛夏,參賽師生獲批返校后,便扎根實驗室制作參賽模型。原定于5月的省賽由于疫情原因推遲到9月舉行,離省賽僅僅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參賽師生爭分奪秒。實驗室內幾乎看不到一張空桌子,每一張桌子上都擺滿了器材和工具。實驗室里的燈通宵明亮,空調的氣流聲與墻壁上掛鐘的滴答聲一起被淹沒在了師生的討論聲里。
返校備賽階段,團隊成員們每天都堅持按時到達實驗室,累了他們就趴在桌上小憩一下,餓了就吃點零食充饑,他們的手指甚至在一次又一次的擰螺絲、做配件中磨出了繭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具有自動存取鞋、消毒、烘干、半機械清理、冬天預暖鞋具、雨傘收納、自動凈化柜內空氣、紫外光保護和自鎖保護等裝置和功能的“智能一體化鞋柜”呈現出來。另一組具有自動如廁、睡姿調整、輔助起臥三項主要功能的“多功能自動助老床”也做好了。兩項作品捧回省賽一等獎后,被推薦參加全國總決賽。
大賽以“智慧家居、幸福家庭”為主題,旨在吸引、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引導廣大學生廣泛設計與制作用于幫助老年人獨自活動起居的機械裝置及現代智能家居的機械裝置。“我們鼓勵參賽學生發揮專業特色,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在競賽實踐中培養科研創新能力,樹立創業實踐意識,希望更多學生為實現智慧城市、智慧社會貢獻青春力量。”王高升說道。
新湖南: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011/20201125174944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