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湘潭12月19日訊(記者 謝文禮)“從我做起,當好垃圾分類的宣傳員、參與者、監督員,讓湘潭更美更宜居......”近日,湖南工程學院等三所高校志愿者代表團領讀的《湘潭市生活垃圾分類倡議書》鏗鏘有力。當天,團市委、市城管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環衛處共同發起的大美湘潭“青·趣分類”青少年垃圾分類志愿者行動正式啟動。行動旨在引導青少年帶動全社會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科學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養成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生活習慣。
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是實現低碳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強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重要手段。大美湘潭“青·趣分類”青少年垃圾分類志愿者行動撬動了湘潭市蓮城清風義工協會、湘潭市幫幫團志愿者協會、湘潭生態環保協會等5個社會組織和湖南工程學院等三所高校近200名志愿者參加,他們將組建垃圾分類微宣講團,走進社區、園區、企業、學校和單位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通過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線上課程等多種形式宣傳生活垃圾分類。“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主動監督垃圾分類,及時勸導、大膽抵制垃圾亂扔亂倒、混裝混運等不文明行為,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湘潭市幫幫團志愿者協會志愿者表示。
湘潭市于2016年6月啟動垃圾分類工作試點,通過政府采購平臺引進社會企業開展“互聯網+垃圾分類”工作,全市共計設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學校53個,全市注冊用戶達14000余戶。2020年9月,湘潭市全面啟動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12月10日,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檢查組結合各單位自查自評情況,對市直黨政機關組織領導、宣傳引導、分類收集設施配備、收運臺賬及制度建設等情況,進行了詳細檢查,并就存在的問題開展現場指導,要求立即整改。
“湘潭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情況良好,基本符合工作要求。”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有序推進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11月24日至12月2日,該局分組對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辦公場所的生活垃圾分類開展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檢查發現,各單位已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配套設施完備,分類意識逐漸增強,宣傳氛圍濃厚,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垃圾分類工作體系,但少數單位仍存在分類垃圾桶標識不明顯、分類容器尚未按標準配置到位等問題。今后,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將堅持示范創建與全覆蓋相結合,完善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制度和工作體系,充分發揮黨政機關示范引領作用,實現垃圾分類工作全面落實、整體推進。
除機關單位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外,根據《湘潭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20年湘潭市重點打造了雨湖區窯灣街道、岳塘區寶塔街道、湘潭經開區樂塘社區、湘潭高新區新農村、昭山示范區窯洲社區5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各城區人民政府、園區和示范區管委會緊緊依托街道、社區、物業企業等基層力量,制定示范片區試點方案,以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單位、示范街道、示范社區、示范小區為基礎,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居住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模式,逐步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紅網時刻: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2020/12/19/8736647.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